fwrite

fwrite

也许只是为了生活,但是请好好生活
twitter
github
email

讀《精神健康講記》

"觉察練習" 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1. 靜坐和全觀:這是一種通過靜坐來進行全身的觀察和感受,從而達到心身健康的練習方式。這種方法幫助人們從身體的覺察開始,保持獨立的觀察和思考,擴大與世界的連接,逐步開啟自己的精神世界。
  2. 放鬆練習:李辛醫師還強調了通過放鬆練習來改善心身失調的重要性。這種練習可以幫助人們減輕緊張和壓力,從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身體狀態。
  3. 觀察的三個面向:即身體、情感和思想。這是李辛醫師提出的一個綜合性的觀察框架,旨在幫助人們全面地了解和調整自己的狀態。通過對這三個方面的觀察,人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為和反應,從而做出更有益於自身健康的選擇。

這些觀察練習不僅有助於提升個人的精神健康,還能促進心身的和諧發展。

運動和生活習慣對提升精神健康的建議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適當的運動:書中強調適當的運動對於改善精神健康有顯著效果。例如,運動可以讓人專心致志地與自己的身體互動,從而改善抑鬱症狀。具體的運動建議包括從走路過渡到跑步,再逐漸進行一些對抗性訓練,如網球和乒乓球。
  2. 體能練習:對於身形單薄、肌肉不足的人,建議進行適度的體能練習,如每天下蹲 30-60 個,俯臥撐 10-30 個,或平板支撐一分鐘。這些練習有助於增強身體的保護層,從而更好地維護精神健康。
  3. 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是個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具體建議包括多外出和大自然接觸,隨時隨地進行冥想。

中醫理論在治療抑鬱症、神經衰弱、焦慮症和躁鬱綜合症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抑鬱症:中醫將抑鬱症稱為 "鬱證",其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主要以疏肝類藥物為主,如逍遙散等,具有疏肝、養血以及健脾的效果。非藥物治療則包括心理諮詢和干預(如沙盤遊戲、穴位敲擊情緒釋放技術等),針灸、艾灸、耳穴等。
  2. 神經衰弱:中醫認為神經衰弱與心膽陽虛、腦神失養有關,治療方法包括使用中藥進行溫補心陽、滌痰醒神、疏解肝鬱。具體方劑有柴胡桂枝湯、溫膽湯、定志小丸等。此外,還可以通過針灸療法調節大腦功能紊亂,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睡眠質量及情緒不穩現象。
  3. 焦慮症:中醫將焦慮症歸類為 "鬱證",其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方面,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中成藥或中藥方劑,如杞菊地黃丸、朱砂安神丸等,以滋腎養肝、鎮心安神、清熱養血為主。非藥物治療則包括針灸、拔罐、推拿按摩、食療等。
  4. 躁鬱綜合症:中醫對躁鬱綜合症(雙向情感障礙)的治療,郝萬山教授提出以溫補心陽、滌痰醒神、疏解肝鬱為治法,使用柴胡桂枝湯、溫膽湯、定志小丸等合方化裁的方法,取得了滿意療效。

如何處理心理壓力。以下是具體的方法:

  1. 自我觀察:書中強調了身體、情感和思想三者的互動關係。通過對這些方面的觀察,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狀態,從而有效應對心理壓力。
  2. 荣格心理學:作者引用了荣格的心理學理論,強調人需要對自己有一個明晰的認知,了解自己的身體與精神狀態。當人們意識到自己在緊張和焦慮時,這種意識本身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緊張和焦慮。
  3. 生活方式調整:抑鬱症主要表現為精神低落、無力和封閉等陰沉狀態,這些都是能量卡頓或受阻的表現。李辛老師建議通過 "扶陽"、"宣通" 的方法,如多去戶外跑步、爬山、艾灸等,來幫助能量流通,從而改善心理狀態。
  4. 觀察練習:作者分享了許多有益心身健康的觀察練習,如靜坐與全觀等。這些練習幫助讀者從熟悉自己的身體入手,保持獨立的觀察和思考,擴大與世界的連接,從而減輕心理壓力。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